1986~1991年 |
技術來源于南京大學 |
 |
1986年 |
創始人孫祥禎教授開始承擔國家科委組織的“高純度金屬有機化合物(MO源)”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的研究與開發 |
 |
1987年 |
南大MO源研究課題納入國家863計劃 |
|
1989年 |
高純三甲基銻研發成功,獲得863計劃專家組好評 |
 |
1991年 |
研究組向國內半導體材料科研和生產需求單位提供多種MO源產品 |
|
1992年 |
MO源研究組被江蘇省教委授予“江蘇高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 |
|
1993年 |
課題組采用自主知識產權的配合物純化技術工藝 |
|
|
國家科委授予MO源研究項目負責人孫祥禎教授“863”先進個人一等獎 |
|
1997年 |
南大MO源研究課題組被國家科技部提升為國家級研發中心,并命名為“國家863計劃新材料MO源研究開發中心” |
 |
|
“高純金屬有機化合物(MO源)光電子材料的支撐原材料”課題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
|
2000年 |
開發出適合三甲基鎵、三甲基銦等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新工藝 |
|
|
實施高純三甲基鎵、三甲基銦、二乙基鋅、二茂鎂的產業化生產 |
|
12月 |
12月28日江蘇南大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 |
 |
2001年 |
公司榮獲“蘇州市高新技術產業”稱號 |
 |
2002年 |
高純金屬有機化合物(MO源)獲得科技部頒發的“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證書” |
 |
2003年 |
公司MO源項目被國家計委列為“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光電子專項項目(MO源)” |
 |
|
MO源產品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
|
2006年 |
繼續承擔國家“863”計劃“十一五”規劃產業化攻關項目,并獲得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創業投資項目資金支持 |
 |
|
同年以園區投資公司、蘇財置業公司等為代表的國有股份退出,以江蘇瓊花集團等為代表的民營股份進入,公司股份性質由國有股份為主轉變為以民營股份為主 |
|
2007年 |
公司經營出現盈利 |
 |
2008年 |
MO源生產基地二期工程破土動工 |
|
|
MO源產品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榮譽稱號 |
|
2009年 |
公司成功進行MO源產業化試生產 |
|
2010年 |
核心產品三甲基銦、三甲基鎵被認定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 |
|
2011年 |
三甲基鎵22.5噸生產線建設動工 |
|
|
通過了ISO14001:2004體系認證 |
|
2012年 |
8月7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
 |
2013年1月 |
獲得國家“02專項”高純特種電子氣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立項支持并啟動極大規模集成電路砷烷、磷烷等特種氣體的研發工作 |
|
11月 |
11月26日全資子公司全椒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注冊成立 |
|
12月 |
12月18日全椒南大光電基建破土動工 |
|
2014年 |
通過OHSAS18001:2007體系認證 |
|
12月 |
完成全椒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主體基建工作 |
 |
2015年 |
砷烷、磷烷規模化生產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具備生產能力 |
|
12月 |
特種氣體產品運抵中芯國際并通過部分驗證工作 |
|
2016年 |
特氣產品開始規模化生產,砷烷、磷烷年產能分別達到24噸和36噸 |
|
|
順利完成國家“02專項”高純特種電子氣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課題,用3年的時間攻克了國內30年未能解決的課題 |
|
|
公司總部及研發中心項目封頂 |
 |
2017年 |
獲得國家"02專項"193nm光刻膠及配套材料的研發項目立項 |
|
|
公司董事監事換屆,由馮劍松先生出任南大光電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職位 |
 |
|
公司總部及研發中心交付使用 |
 |
2018年1月 |
12日與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投資協議,擬在寧波開發區投資建設高端集成電路制造用193nm光刻膠材料及配套關鍵材料研發與生產項目,項目總用地面積約86畝,一期總投資預計9.6億元 |
 |